太阳系示意图-太阳系运动示意图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太阳系运动示意图
- 2、太阳系怎么画
- 3、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 4、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运动示意图
按照当下的定义,太阳系共有行星八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上面是他们的动态示意图。
此外,八大行星绕日运转共同特征:近圆性、同向性、共面性.方向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日地距离变远,温度会降低,可能发生的现象为变为寒冷的“冰球”;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
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根据恒星演化理论,太阳与其他大多数恒星一样,是从一团星际气体云中诞成的。这团气体云存在于约四十六亿年前,位于银河系的盘状结构中,离中心约25亿亿公里。其体积约为现在太阳的500万倍,主要成份是氢分子。这就是“太阳星云”。经历四十多万年的收缩凝聚,星云中心诞生了一颗恒星,它就是太阳。在太阳形成以后不久,残存在太阳周围的一些气体和尘埃,形成了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和诸多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天体,包括的地球和月亮。
太阳系怎么画
太阳系怎么画步骤如下太阳系示意图:
步骤一太阳系示意图:先画一个球形表示最大太阳系示意图的太阳,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可以借助圆规等作画工具。
步骤二太阳系示意图:在太阳的周围画其太阳系示意图他星体的运动轨迹,由里到外依次画圆。
步骤三:再添加围绕太阳的做圆周运动的星体,大小不一,有地球金星水星木星等。
步骤四:最后把星体的颜色涂黑让星体更具质感,再把每颗星体的名字标注出来,这样一幅太阳系的平面图就完成啦。
太阳系(英文:Solar system)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太阳系位于距银河系中心大约2.4~2.7万光年的位置(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太阳只是其中之一)。太阳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动,大约2.5亿年绕行一周,地球气候及整体自然界也因此发生2.5亿年的周期性变化。太阳运行的方向基本上是朝向织女座,靠近武仙座的方向。
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八大行星的重量及平均密度从大到小做一个排序,比较出太阳系质量最大的行星。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具体情况如下:
1、木星(质量1.90×1027千克、平均密度1.326g/cm³)
2、土星(质量(地球质量=1):95.18、平均密度0.70g/cm³)
3、海王星(质量1.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1.66g/cm³)
4、天王星(质量8.6810±13×1025kg、平均密度1.318cm³)
5、地球(质量5.965×1024kg、平均密度5507.85kg/m³)
6、金星(质量4.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5.241.318cm³)
7、火星(质量6.4219×1023kg、平均密度3.94g/cm³)
8、水星(质量3.3022×1023kg、平均密度5.42794g/cm³)
扩展资料
环绕太阳运转的其他天体都属于太阳系小天体。卫星(如月球之类的天体),由于不是环绕太阳而是环绕行星、矮行星或太阳系小天体,所以不属于太阳系小天体。并且没有编号;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内以天文单位(AU)来测量距离。
1AU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亿公里(9300万英里)。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39AU,木星则约是5.2AU。最常用在测量恒星距离的长度单位是光年,1光年大约相当于63240天文单位。
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公转周期为周期变化着,最靠近太阳的位置称为近日点,距离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有时会将太阳系非正式地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内太阳系”,包括四颗类地行星和主要的小行星带;其余的是“外太阳系”,包含小行星带之外所有的天体。 其它的定义还有海王星以外的区域,而将四颗大型行星称为“中间带”。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图2.1.1)包括以太阳为中心,以及环绕太阳按各自轨道运行的九大行星。在太阳系中,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9%,它有足够强大的引力吸引着其他天体,形
图2.1.1 太阳系及行星示意图
成一个以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九大行星按其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表2.1.1)。
表2.1.1 九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太阳系中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同九大行星一样,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太阳运动。九大行星中除最接近太阳的水星和金星外,都伴有自己的卫星,如月球就是地球的一颗卫星。除了行星和卫星以外,太阳系还包括彗星和流星体。地球与太阳的最近距离(7月2日)为14710×104 km。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之外,还以一定周期进行自转,自转一周平均为24 h。如果不考虑地球和其他星体的作用,地球绕太阳公转所经过的路线,是一种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运行轨道。通常所说的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地球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半长轴(a)为149600000 km;半短轴(b)为149580000 km;半焦距(c)为2500000 km;周长(l)为940000000 km。地球轨道的形状是椭圆状,它的偏心率(即e=c/a)是0.016或1/60,扁率(即f=(a-b)/a)是1/7000。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和扁率很小,接近圆形。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4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