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姓怎么读-尹姓和伊姓有关系吗?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尹姓和伊姓有关系吗?
- 2、伊这个字当姓氏怎么读
- 3、伊姓 读音
- 4、"伊"字在姓氏中怎么读?
- 5、“伊”姓读音是“yī”还是“yìn”?
尹姓和伊姓有关系吗?
尹姓和伊姓是有些关系的。
关于尹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1.出于少昊金天氏(以封邑为氏)
通志·氏族略载伊姓怎么读,少昊金天氏之子殷被封于尹城(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新安县东南伊姓怎么读,一说在山西隰县东北),任工正,被称为尹殷。伊姓怎么读他的后裔世袭工正,居于尹城,即以封邑为姓。
2.出于伊姓(以官职为氏)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载:商代初年的相国伊尹(名伊挚)的后人有一支以伊尹的官职尹为姓。故这一支尹姓出自伊姓。
3.出于兮姓(以官职为氏)
风俗通义载:周宣王时的师尹(太师,三公之一)兮甲,字伯吉父(父一作甫),世称尹吉甫。诗经曰:“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又曰:“尹氏大师,维周之氐。”(小雅节南山)毛传曰:“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风俗通义曰:“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周有尹吉甫。”尹吉甫有子尹伯奇福即以尹为氏。
关于伊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1、源于上古。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 长孺家,他的后代便以伊为姓,称伊氏。
2、伊尹之后。商朝大臣伊尹,曾居在伊川,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居 住地名'伊'为姓。伊尹后来佐商汤灭夏,商初辅佐四代五王,氏上古 有名得贤相。历史上的伊川,在今河南的伊河一带。伊尹之后,有莘 氏之女采桑伊川,以地为姓。
3、为历史上伊娄氏所改。《魏书.官氏志》有记载云:后魏鲜卑族有 可汗拓拔邻,以其六弟为伊娄氏,后分为二姓,一姓伊,一姓娄。 伊姓望族居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尹姓是当今中国排名第九十一的姓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9%。宋元时,有大批尹姓迁徙,广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元末明初,尹氏族人由山东枣林庄迁徙到安徽、河南、江苏等地;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尹氏族人由山西大槐树、江西瓦窑屑等地徙于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广人稀之处。明清时,有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又有尹姓渡海入台者。今日尹姓以山东、安徽、湖南、四川(含重庆)等省居多。全国约有228万尹氏族人,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约占尹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宗族特征,历史渊源悠长,经千年迁徙发展,兴于甘肃天水,家世衣冠,南宋灭亡后逐步衰落。如今全国约有228万尹氏族人,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约占尹姓总人口的12%。二、按照全国普通话发音标准,“尹”读作“yǐn”,但有些地区依照古音韵读“yǔn,允”。各支始祖,尹吉甫:周宣王大臣。兮氏,名甲,字伯吉甫,尹是官名,周房陵(今湖北房县)人。猃狁(古民族)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率军反攻到太原,并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负责征收南淮夷等族,并在朔方筑城垒,遗物有青铜器兮甲盘。湖北有尹吉甫宗庙——建于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的房陵宝堂寺,泸州有尹吉甫抚琴台遗址,山西平遥古城有尹吉甫点将台,湖北有墓和墓碑遗址。
伊这个字当姓氏怎么读
一、"伊"字在姓氏中读作:yī。
二、释义:
1、用于词语伊姓怎么读的前面,加强语气或感情色彩:~始。~于胡底。~谁之力?
2、姓。
3、五四运动前后有伊姓怎么读的文学作品中用“伊”专指女性,后来改用“她”。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伊的部首:亻
五、造字法:形声;从亻、尹声
六、相关词组:
伊人、伊始、伊蒲、伊兰、伊管、伊衡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撇、竖、横折、横 、横、撇、
二、词语释义:
1、伊人 [ yī rén ]
彼人;(意中所指的)那个人。
2、伊始 [ yī shǐ ]
起头;开始:下车~。
3、伊兰 [ yī lán ]
草花名。有臭气的恶草。佛经中多以伊兰比喻烦,以旃檀木的香味比喻菩提。草花名。
赛兰香的别称。
国名。
4、伊管 [ yī guǎn ]
商 伊尹 和 春秋 管仲 的合称。
5、伊衡 [ yī héng ]
商 伊尹 的别称。
伊姓 读音
读音作yī
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帝王唐尧,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伊"字在姓氏中怎么读?
"伊"字在姓氏中读yī。
源于伊祁氏伊姓怎么读,出自远古帝王唐尧伊姓怎么读,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今河北顺平),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因此称他为伊祁氏,其后裔子孙便以伊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有一说,尧帝出生在伊水边,为伊姓怎么读了纪念他的出生地,所以姓伊,在尧的后代中,有人就继承伊姓怎么读了伊氏,世代相传至今。
扩展资料
伊姓早期在中原地区活动,汉唐时在今山东、山西均有伊氏踪迹,以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为郡望。
宋代以来,在今山东、安徽、河北、天津、北京、江苏、福建、广东、云南及东北地区均有伊氏分布。如今伊姓虽然人口不多,但分布极广,尤以河北为多。伊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姓氏字辈:
陕西汉阴伊氏字辈:金碧相祥世,德前永发扬,万代宗祖顺,国政显原良。
江西上饶伊氏字辈:理文乾尧舜,志应肇益恒,贤良英世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姓
“伊”姓读音是“yī”还是“yìn”?
1、“伊”姓读音是“yī”。
2、伊(yī):1)彼,他,她:~说,~人(那个人,多指女性),是第三人称代词,“五四”时期常用,指“她”,“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中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2)文言助词:下车~始。~谁之力?~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姓。
3、“伊”姓的来源有两种说法:1)伊源于上古,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他的后代便以伊为姓,称伊氏。2)伊尹之后。商朝大臣伊尹,曾居在伊川,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居 住地名;伊;为姓。伊尹后来佐商汤灭夏,商初辅佐四代五王,氏上古 有名得贤相。历史上的伊川,在今河南的伊河一带。伊尹之后,有莘 氏之女采桑伊川,以地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