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市场消费及发展趋势-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第一、是从星级到品牌。
传统星级酒店同质化严重,体验感雷同,品牌在持续弱化,消亡与演变将是必然。在未来,有鲜明品牌精神和相应调性产品设计的连锁品牌,话语权将会越来越重。
第二、本土品牌的崛起。
疫情过后重新开放边境,国际客源几乎没有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中美对抗和各国的本位主义,包括疫情后遗症都会使国际出游人数减少,酒店本土品牌会崛起。
第三、单体走向连锁。
关门的酒店里面,98%是单体。单体酒店抗风险能力较弱,自身各方面承受能力有限,向连锁化、品牌化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酒店行业的市场结构:
向大住宿业转型
从行业构成来看,酒店业在数量规模和档次上保持着金字塔形的市场结构,高端酒店占7.4%,中端酒店占28.6%,经济型连锁酒店占21.1%,其他旅店占41.9%。
总体来看,服务大众市场的业态占比高达92.6%,体现了酒店业向大住宿业转型,并服务大众消费的民生属性。
酒店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酒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锦江酒店(600754)、首旅酒店(600258)、金陵饭店(601007)、华天酒店(000428)、君亭酒店(301073)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酒店数量;中国星级酒店数量;中国星级酒店营收规模;中国酒店集团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
酒店是为客户提供安全、舒适的短期休息或睡眠空间的商业机构。酒店服务一般包括住宿服务和餐饮服务。根据2024年5月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开的《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星级酒店被分为一二三四五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白金五星级。
2、产业链剖析:上游涉及行业较多
中国酒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房屋租赁及配套家具等供应商,还有食品饮料、酒店用品、智慧酒店解决方案等供应商。行业中游为不同等级的酒店,主要包括高端星级酒店、中端星级酒店以及经济型酒店。下游客户包括旅游客户、商务客户以及其他客户,酒店订购渠道主要包括旅行社、网络平台或者直接到店订购。中国酒店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从中国酒店行业主要参与方看,上游主要包括万科、华润、富力、招商蛇口等酒店地产经营企业,还包括森源家具、金凤凰等家具生产企业,中游高端酒店主要有金陵饭店、希尔顿、香格里拉、建国饭店等,中端星级饭店主要包括全季酒店、山水时尚酒店、星程酒店、丽枫酒店等,经济型酒店包括如家、七天、汉庭、锦江之星等。酒店订购渠道主要有中国国旅等旅行社、携程等旅游酒店预订平台。
行业发展历程:进入智慧转型阶段
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6个阶段,随着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酒店业发展经验的积累,酒店行业已经从早期的探索阶段,迈入升级转型阶段,尤其是在数字化变革浪潮的带动下,智慧酒店应运而生。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舒缓疫情压力
2024年以来,为帮助酒店行业在疫情中平稳运营,国家相继颁布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供高额贷款等。酒店行业重点政策汇总如下:
行业发展现状
1、 酒店数量:星级酒店数量波动下降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统计数据,2016-2024年全国酒店数量先增长后下降,2018年达到峰值为34.4万家。截止2024年1月1日(不包括被征用的隔离酒店),全国酒店业设施共计25.2万家,较2024年下降9.68%。
从上报文旅部的星级酒店数量看,2016年以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4年仅为7676家,较2024年减少747家,较2016年减少2200多家。
注:文旅部的数据仅涵盖向文旅部上报的酒店。
2、星级酒店营收:2024年整体营收较2024年复苏
2016-2024年中国星级酒店行业营收规模较为稳定,2024年受到疫情影响,酒店市场大幅收缩,2024年行业营收恢复增长,但是目前整体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2024年,从不同星级酒店的营收规模变化看,一星级和二星级酒店2024年营收较2024年分别下降69.57%和9.44%;三星级及以上酒店营收均增长,其中五星级酒店2024年营收达到551.24亿元,较2024年增长16.16%,在三星级及以上酒店中增长最快。
行业下游发展现状:
1、 旅游行业:旅游总人数恢复增长
2024年国内疫情有所好转,旅游业逐步开放。旅游经济处于复苏期,游客消费心理仍然偏于谨慎,但是与2024年同期相比,已经开始趋于积极。2024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20.94亿,同比下降22.1%。
2、 会展行业:2024年会展展览次数为5495场
2011-2024年中国展览数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24年受到疫情影响有较大的下降。2024年全国举办线下经贸展览5495场,增长1.59%。虽低于2024年的11033场,但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态势。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一线城市酒店数量占比达7%
2024年中国一线城市、副省级及省会城市、其它城市这三大区域的酒店数量分别达到1.8万家、7.3万家、16.1万家,占比分别为7%、29%、64%。
2、酒店集团竞争:锦江国际集团的客房数排名第一
2024年中国酒店集团中,锦江国际集团、华住酒店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格林酒店集团、东呈集团、尚美生活集团、亚朵集团、德胧集团、逸柏酒店集团、风悦酒店及度假村客房数量排名全国前十,其中锦江国际集团的客房数占比超过22%,位列行业第一。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 行业发展趋势:智能化、连锁化、复合化转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智能终端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数字化高效管理酒店业务成为发展趋势,来解决酒店行业长久以来的同质化严重、入住流程繁复、人力沟通成本巨大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酒店行业显露出整合迹象,酒店总数有所下滑但连锁酒店数量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为35%左右,但仍远低于欧美成熟市场60%-70%的水平,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国际高端星级酒店也在布局中国市场,将于中国连锁企业展开正面竞争。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酒店+”复合性功能成为新的设计趋势。酒店消费者由价格敏感型转向服务敏感性,并将个人的生活体验需求融入到对酒店住宿的需求中。
2、行业发展前景:2027年星级酒店营收超2000亿元
2024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波动较大,中国多地出现疫情散发情况,酒店、旅游业等行业受到不小的影响,但同时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也在积极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恢复经营,疫情防控能力也在逐渐提升。考虑到新冠疫情暂时无法完全解除,因此预期未来3年左右中国仍将受到影响,但是防控能力的提升将帮助酒店企业逐渐恢复正常经营,预期到2024年左右中国星级酒店营收基本恢复至2018和2024年水平,到2027年星级酒店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外酒店的发展动态,中国酒店的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可以归纳为十个“化”。即网络化、主题化、亲情化、人性化、时尚化、经济化、简约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
1、网络化
酒店更注重强调网络的作用,酒店的发展更要紧随网络的发展,网络化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酒店的网络化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是酒店招徕客源。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网络来预订酒店。
第二是酒店管理。网络分为局域网、宽域网等。酒店的内部网络可以帮助酒店的管理人员全盘掌握酒店的经营、管理情况。
酒店每天的收入、酒店的日常支出都能在酒店的管理网络中得到及时体现,这样一来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酒店的全局,并且根据情况作出调整,以保证酒店的运营良好,利益得到保障。
第三,顾客资料库。它不但包含了客史档案,而且有丰富的服务资料和信息。上百万客户的相关资料。既有客人的喜好、也有客人的国籍、职业、年龄等相关信息,使得客人在酒店时都能获得为其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
网络化的全面实施和推广是酒店适应人类在新世纪里科学技术进步的全球性举措,因而它也是星级酒店必须放在战略高度考虑的头等大事。
2、主题化
我国的主题型酒店大都是由星级酒店转变而来,而成功经营的主题酒店也挂上了星级,这说明主题鲜明的酒店是未来星级酒店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未来智慧酒店一定可以在众多酒店中拔得头筹。
3、亲情化
酒店要给客人以亲近感,那么对服务语言就不应设置“界限”和“禁区”,凡是不违背文明原则的语言,全都应该允许员工自由发挥。
4、人性化
酒店充分考虑到了客户需求,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
5、时尚化
小康社会,生活走向时尚化,酒店也亦步亦趋,根据酒店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客源细分,或高度时尚化,或以时尚点缀。时尚化,一言以蔽之,即是在酒店设计中融糅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一般来说,从色彩、线条、材质、光线、装饰品等几个方面来凸显设计的前卫理念。
时尚的酒店备受年轻人的欢迎,而酒店的时尚化正是迎合了人类的审美观念。
6、经济化
经济化并不是指星级酒店都要像经济型酒店一样,而是一种经营的理念,一种适应越演越烈的竞争形势的运作方式,酒店应该从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入手,降低酒店经营成本。
7、简约化
简约,就是在酒店硬件上抹去花里胡哨、珠光宝气,在软件上删去繁文缛节、迭床架屋,让酒店回归清丽的风格、高雅的气质。这就如同人一样,小富爱炫耀,大富不张扬。简单、轻松、隐私、实惠是极大多数中产阶级对生活意境的追求。酒店的简约能使客人住店更加潇洒自如。
8、精细化
任何一个名牌的形成都是企业精细化管理、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的结果。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到“细中见精”。细节决定成败,酒店,亦不例外。
9、绿色化
绿色化是当今酒店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现在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人类面临着众多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目前生活质量以及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酒店的绿色化显得更为重要。而且,酒店作为一个个企业,有着道义上的使命。
绿色化包括酒店经营的绿色化、酒店管理的绿色化、酒店客人消费的绿色化、酒店工程的绿色化等等。具体来说,即酒店要竭尽全力将物耗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从每一个细微之处着手。
10、智能化
酒店的发展会逐步走向智能化,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智慧型酒店,以携住科技为首的智慧酒店一站式服务商致力于传统酒店的改造,让酒店变得更加智能化,给用户带来了新的入住体验。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近年来,中国酒店业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连锁酒店规模增长迅速,行业出现了明显的连锁化趋势。与单体酒店相比,连锁酒店拥有多方面的优势,对单体酒店的替代是行业步入成熟后的必然现象。
从连锁化率看,2024年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为31%,同比有所上升,但与欧美成熟市场60%-70%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前瞻认为,外部环境(居民消费升级和旅游业的繁荣)和酒店业内部的连锁化整合都将是未来连锁酒店发展的动力。预计至2026年,中国连锁酒店客房数可接近800万间,酒店连锁化率将超过5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中国酒店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首旅酒店(600258)、锦江酒店(600754)、华住集团(01179.HK)、格林酒店(NYSE:GHG)、岭南控股(000524)、西安旅游(000610)、华天酒店(000428)、金陵饭店(601007)等。
本文核心数据:连锁酒店客房数、酒店业连锁化率
1、连锁酒店的优势
连锁酒店是指以加盟经营模式运营的酒店,连锁酒店一般都具有全国统一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全国统一的会员体系和营销体系、价格相比较很有优势符合大众化消费。
连锁酒店相对于个体酒店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对用户而言,连锁酒店拥有标准化的房间设施和服务,住宿体验和服务质量更能得到保障。同时,连锁酒店品牌知名度更能吸引用户入住。
第二,对经营者而言,连锁酒店能够发挥规模经济,门店能够享受集团的会员资源、并且统一后台信息技术支持和营销系统,从而提升经营效率并降低成本。
第三,对投资者而言,连锁酒店投资更具经济性。集约化的产品采购带来初期投资成本的节省,成熟的运营体系则保证了投资回报的稳定性。
2、连锁酒店整体规模逐年增长 酒店业连锁化率提升空间较大
连锁酒店的消费需求将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带来的旅游市场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带来的渠道下沉机会。随着国内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来放松自己,疫情前我国旅游人次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住宿需求上升,从而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而酒店业中,连锁酒店坐拥品牌优势,成为出行者的首选。
近年来中国连锁酒店整体规模逐年增长,2024年客房数达452万间,同比增长7.9%,4年(2016-2024)复合增长率达15%。2024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延续了正增长态势,全年客房数为469万间,同比增长3.8%。
尽管近年来我国连锁酒店规模增长较快,但从全国酒店行业发展来看,我国酒店行业连锁率仍然偏低,2024年,全国酒店客房数约1532.6万间,连锁酒店仅为469万间,连锁化率为31%,远低于欧美成熟市场60%-70%的水平。从近年走势看,中国酒店业连锁化率有上升趋势,未来我国连锁酒店增长空间仍然较大。
3、2026年中国连锁酒店客房数有望接近800万间,酒店连锁化率有望超50%
中国连锁酒店的增长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来自行业内部。中国酒店业经历过去近20年的高速发展后逐渐进入成熟期,业内竞争加剧,马太效应显著,头部集团优势将愈发明显。行业整合是必然现象,品牌化、连锁化是体现。从行业内部看,连锁酒店将占据酒店业越来越大的比例。
第二个来自行业外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居民消费升级和旅游业的繁荣。一方面,居民对酒店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所提升,能够负担更高的房价以换取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旅游热潮令居民对酒店的需求量上升,以上都会促进连锁酒店业的发展。尽管2024的新冠疫情对酒店业造成较大冲击,但全国连锁酒店客房数仍不降反升,凸显强大的发展势头。随着国内疫苗的普及和疫情的好转,中国连锁酒店的高速发展是未来趋势。
前瞻预测,2024-2026年连锁酒店客房数将恢复较高速增长态势,但增速相比2016-2024年有所放缓,保守估计年度增速在10%,主要是由于未来行业逐渐趋向成熟。至2024年中国连锁酒店客房规模将达到793.1万间,酒店连锁化水平将大大提高,预计将超过50%。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连锁酒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