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位图-内关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内关的作用与好处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内关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内关的作用与好处
1 内关的准确位置
2 艾灸内关的功效
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为心包经之络穴,亦为八脉交会处。艾灸该穴位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气止痛的功效。
3 艾灸内关的作用
内关穴对胸部,心脏部位以及胃部的止痛效果比较明显,是麻醉,止痛的常用穴位之一。艾灸该穴位主要用于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也常用来治疗胃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4 艾灸内关的好处 降低舒张压
舒张期血压升高的时候常伴随胸闷胸痛,头痛,头胀,头昏,项强等症状,艾灸内关穴可以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使舒张压下降。要注意,在暂时解除不适症状之后,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原发病,防止病情恶化。
保养胃部
内关穴是治疗肠胃疾病的主要穴位,艾灸内关,除了促消化,排积食,对胃痛,恶心,呕吐等肠胃症状有确切的疗效,还可以有效缓解急性胃痛,起到保养胃部的好处。
缓解心绞痛
内关穴为心包经络穴,因为心包经起于胸中,故艾灸内关穴具有行气活血,宣肺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为治疗心,胸,肺,胃等疾患要选,由于心包经与心脏密切相关,所以艾灸内关穴对缓解心绞痛有帮助,并且能有效降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
保养心脑血管
内关穴是心脏的保健要穴,属于心包经,心包位于心脏外周,当有外界邪气入侵心脏时,心包能替心脏受邪,艾灸内关能对心脑血管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防治心脑血管病发生。
缓解心神不安现象
引起心神不安的主要原因是阴虚,阴虚及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要想缓解心神不安症状,需要通过缓解阴虚体质来进行,经常艾灸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可以养心安神,消除心神不安的症状。
瘦手臂
艾灸内关能理气和胃,清热化湿,宁心安神,和胃降逆,改善手臂部位血液循环,减少体内废物在手臂处的囤积,从而起到瘦手臂的好处。
面部穴位图
面部穴位图如下图: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面为五脏之华”,按摩美容即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气血流畅,达到美化容颜的目的。
面部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养生,还能有效去除角质和废弃物,并补充营养及水分,从而改善肤色,使皮肤得到完全的放松和恢复。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
扩展资料: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_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穴位
安心大穴——内关穴附准确位置图
安心大穴内关
穴位:内关穴,三阴交穴,人中穴。
方法及疗效1:按揉或敲打内关穴、三阴交穴以及人中穴,退热的效果非常好。
方法及疗效2:按揉有酸痛感的一侧的内关穴,治疗失眠。
掌心向上,您会看到手腕处有很多条腕横纹。从手掌到手臂的方向开始数,取第二条腕横纹的正中点,从此点往手臂方向量大约三根手指并齐的宽度,在两根筋的正中央便是内关穴。
内关穴能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与心、胸、胃的关系极大,比如心痛、胸闷、胃痛、腹泻等症都可以找内关穴来治疗。
治疗失眠:
如果您夜里经常睡不着觉,按两侧的内关穴时,肯定有一侧是特别酸痛的。那么,您在按着酸痛的穴位上多加按摩,失眠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经常失眠的人,也可以把这个方法当成平时的保健之法。
缓解上肢麻痹:
上肢本来应该是最灵活的,它们会麻痹,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养料的滋润,就好像花朵缺水就会枯萎一样。
内关穴控制着心包经里的气血循行,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能保证心包经里的气血既不过盛又不虚损,给四肢最温润的滋养。另外,它身处内外交通的要地,又联络了奇经八脉中维护内脏健康的经脉,所以按揉手臂上的内关穴对通畅相关经脉,缓解上肢麻痹非常有效果。
退烧:
很多人感冒、发热了,会头昏脑胀、满脸通红,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和外界相沟通的孔窍被阻塞了,身体的气血运行混乱,该上去的上不去,要下去的下不来。
这个时候,内关穴就可以发挥它充当关卡的作用了。具体方法是按揉或者通过敲打的方式刺激内关穴,同时刺激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穴和督脉上的人中穴,退热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当然高热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医院先把体温降下来,然后您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修复和维护。
请问内关穴在什么位置啊?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内关穴位图,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灵枢经脉篇阴溢为内关内关穴位图,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本穴用之效也,故以内关名之一说,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内关穴位图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备考玉龙赋"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百证赋"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内关穴位图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内关穴位图的中点,就是内关穴。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
内关穴:缓解治疗头晕、心痛、晕车
内关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有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缓解治疗头晕、心痛、晕车等作用。
内关穴的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取穴位置】
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解剖位置】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深部为旋前方肌。有前臂正中静脉、正中动脉和骨间前动、静脉分布;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骨间前神经分布。
【作用功效】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呃逆,健忘,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心绞痛,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无脉症等。
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缓解治疗头晕、心痛、晕车等。
【穴位配伍】
内关穴配公孙穴治肚痛;
内关穴配膈俞穴治胸满支肿;
内关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内关穴配外关穴、曲池穴治上肢不遂、手振颤。
内关穴配患侧悬厘穴治偏头痛;
内关穴配建里穴除胸闷;
内关穴配大陵穴、神门穴主治失眠;
内关穴配郄门穴主治心痛。
【穴位按摩】
合并食指中指,两指按揉内关穴100~200次,可缓解晕车、呕吐、心痛等。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内关穴,每日一次,可以治疗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