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非典起因到底是什么?急!!!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非典起因到底是什么?急!!!
非典起因是中华菊头蝠。
2013年11月1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进一步证实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
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果子狸身上并未携带类SARS的冠状病毒(SARS-CoV),只有广东地区,那年冬天的果子狸身上携带着这类病毒。这表明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一个中间宿主,它可能是被中华菊头蝠感染,从后者身上得到了这种病毒。
2014年2月,徐德忠等发表于《医学争鸣》上论文指出,中华菊头蝠为非典样病毒(SARS-like-CoV)而非非典病毒(SARS-CoV)的贮存宿主,即中华菊头蝠为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CoV)的贮存宿主。
扩展资料:
预防非典注意事项
1、社区综合性预防 减少大型群众性集会或活动,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排除住宅建筑污水排放系统淤阻隐患。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避免在人前打喷嚏、咳嗽、清洁鼻腔,且事后应洗手;确保住所或活动场所通风;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或相对密闭的地方,应注意戴口罩。
3、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均衡饮食,多喝汤饮水,注意保暖,避免疲劳,足够的睡眠以及在空旷场所作适量运动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抵抗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ARS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2003年发生非典的是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非典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最早的一例病情发生于广东省河源市。
2002年12月5日或6日的样子,在深圳打工的河源市人黄杏初感觉不舒服,就像是风寒感冒,于是到附近的诊所看病,医生说问题不大。到8日的时候,他感觉在诊所的治疗效果不好,就到了医院去打针,13日一直不好,就回到河源市,治疗几天,比在深圳时的症状又严重了一些。
2002年12月16日晚上10点多钟被送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第二天病情加剧,呼吸困难,被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世界首例病人黄杏初发病后住院,2003年1月2日,河源市将有关情况报告省卫生厅,不久后中山市同时出现了几起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病例。
2003年3月6日,北京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
2003年3月15日后,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呼吸系统困难症(SARS)”的报道,从东南亚传播到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陆续出现了多起非典型肺炎案例。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的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并命名为SARS病毒。
2003年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扩展资料
SARS病毒源头是中华菊头蝠,SARS的“祖先”曾在自然状态下携带于野生中华菊头蝠身上,而其最终传染到人类,是它找到了新的中间宿主果子狸,并很可能在后者身上发生变异,成为可以传染给人类的“超级病毒”。
对SARS源头和中间宿主的研究,在SARS暴发期间没能找到答案,而是差不多10年后才最终大体论定。但也很难说中华菊头蝠和果子狸谁是“罪魁祸首”,谁是无辜“替罪羊”,但换个角度来说,即便果子狸身上有SARS病毒或其变体,如果人类没有“招惹”它,与之保持距离,自然也就相安无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ARS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从SARS到新型肺炎:有些人怎么就戒不掉这口“野味”
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是什么?
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是蝙蝠所携带的病毒,SARS病毒真正来源于一种哺乳类飞行动物,它叫中华菊头蝙。
该病最早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暴发,2002年11月16日,庞佐尧出现了发烧、头痛、干咳、乏力等症状,被紧急送进佛山石湾医院,9天后,被转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科,后来庞佐尧被官方认定为中国SARS首例感染者。
疫情后果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
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当年非典的来源?
当年非典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该病最早是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爆发的。而第一例有报告病例的患者是于2002年12月15日在河源市发现患病的黄杏初。2003年1月10日,黄杏初康复出院,后被认定为中国首例非典型肺炎报告病例。
扩展资料:
官员问责之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国务院派出3批督导组赴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察督促。
防控非典的财政资金也迅速到位。2003年4月23日,中央财政设立20亿元非典防护基金,占2003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15138亿元的0.13%。
4月25日,吴仪副总理向全国人大汇报工作时表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已经开展了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5天后,国务院法制办汇总各方面意见,交由国务院常务会议作最后审议。
5月9日,国务院公布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应急机制的法规条例,被称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新的转折点。” 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从起草到提交审议,该条例只花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开创了我国立法的“非典速度”。
“条例是一个关于应急机制的法律‘蓝本’,为解决未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搭起了完整的法律框架,各级政府可以据此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反应机制。”时任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副司长的宋瑞霖,作为主持该条例全程制定工作的负责人,曾如此解读应急条例的作用。
此后,“重治疗、轻防疫”的观念被改变,原本经费紧缺、反应迟缓的卫生防疫体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各地应急办陆续建立,疫情信息在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之间实现共享……
对非典的重视,很快深入到基层。非典时期对于爱去郊区游玩的北京市民来说,体会最深的是除了市内的公园,几乎无处可去。郊区村村有农民把守,非本地人进村一律进行登记,并要当场测量体温,体温不正常者不得进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后非典,十年的价值
非典是怎样来源的
非典来源于中华菊头蝠。
2013年11月1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进一步证实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然而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直接来源。这岂不是与石正丽的报告相矛盾,SARS病毒的源头到底有几个。
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果子狸身上并未携带类SARS的冠状病毒(SARS-CoV),只有广东地区,那年冬天的果子狸身上携带着这类病毒。这表明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一个中间宿主,它可能是被中华菊头蝠感染,从后者身上得到了这种病毒。总之,寻找SARS病毒源头的工作还在继续,彻底消灭SARS还有待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扩展资料:
据介绍,SARS冠状病毒是造成2002—2003年SARS暴发的病原,已造成全球8094人感染和774人死亡。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直接来源。虽然在世界各地包括非洲、欧洲和中国的蝙蝠体内均发现与SARS病毒相似的SARS样冠状病毒,但这些病毒均不能利用人和果子狸的ACE2(即人SARS病毒受体)作为受体,不是SARS病毒的近亲。
石正丽国际研究团队分离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以利用人、果子狸和中华菊头蝠ACE2作为其功能受体,并且能感染人、猪、猴以及蝙蝠的多种细胞。这些实验结果为中华菊头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研究人员称,尽管蝙蝠携带多种病毒,但这些蝙蝠病毒传播到人的机会并不多。蝙蝠在自然生态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传播花粉,是害虫的天敌,从不主动攻击人类。保护蝙蝠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是远离野生动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ARS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SARS病毒来源于中华菊头蝠进一步获证实
2003年的非典是怎么引起的
是因为广东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的野生动物“果子狸”才传染的非典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首发病例,也是全球首例。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报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为9.3%。
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ronary virus,SARS-CoV)。该病毒很可能来源于动物,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和病毒适应性的增加而跨越种系屏障传染给人类,并实现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该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基因组含29736个核苷酸,其中编码聚合酶蛋白 la\lb、 棘蛋白(S)、小膜蛋白(E)、膜蛋白(M)、核壳蛋白(N)的基因已被证实。SARS病毒有包膜,表面有棘突,对热、乙醚、酸均敏感。该病毒的抵抗力和稳定性要优于其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他人类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