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空难-世纪大空难中荷航的航号是多少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世纪大空难中荷航的航号是多少
事故发生的主角之一,荷兰皇家航空(KLM,航空代号KL/KLM)4805号班机是一架波音747-206B型广体客机,机身代号PH-BUF,昵称“来茵号”(荷文∶Rijn)。KL4805是一班KLM替荷兰国际旅行集团所开的包机航班,当天早上9:31由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普机场(Schipol)起飞,载着234名旅客由荷兰飞抵加那利群岛。驾驶这架飞机的飞行组员由雅各·维格胡岑·凡·赞顿(Jacob Veldhuyzen van Zanten)机长率领,他是KLM旗下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机师,拥有超过12,000小时的飞行经验并且长年担任新进飞行员的训练官。在经过四小时的飞行后,KL4805班机在当地时间下午1:10降落在洛司罗迪欧机场,并且与许多早已被转降在此处的飞机一样,挤在由机场主停机坪与主滑行道(7号滑行道)所构成的暂时停机区内,等待拉斯帕尔马斯机场重新开场。
而另外一个主角,隶属于美国泛美航空(PanAm,航空代号PA/PAL)的PA1736班机则是在13:45时降落在洛司罗迪欧机场。
空中浩劫的内容简介
空中浩劫是一部剧情游戏,它的各个版本的简介都一致。
空中浩劫:
《空中浩劫》(Air Crash Investigation)是一个由加拿大的Cineflix公司所制作的纪录片节目。此节目主要介绍1970年代黑盒子发明之后所发生的近代重大航空事故。在第三季时,有三集穿插铁道事故及航海事故。
此节目在不同频道播出有不同的英文名称,于加拿大的Discovery频道播出时称为“Mayday”,在美国播出时称为“Air Emergency”,而在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播出时称为“Air Crash Investigation”。
《空中浩劫》会以模拟演出的方式,分别以乘客、机师等不同人的视角,从一开始旅客登机、起飞,一直到事故发生、后续善后及调查为止,重现整个过程。
在片中会穿插对于乘客及机师的访谈(若有生还者且其愿意受访时),另外也会访问空难调查人员、目击者等。取材以事故调查报告及相关新闻报道为主;若因调查单位不公开报告以...
扩展资料:
《空中浩劫》这部由Cineflix公司制作的灾难纪录片,介绍了几十年来的重大航空事故。萨利机长在208秒内做出的决定可以挽救155条生命,相反飞机上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操作也同样可以让几百名旅客瞬间死于非命。
特内里费空难,又称世纪大空难,出自S16E03。事件发生在1977年3月27日,荷兰皇家航空的波音747在美国泛美航空的飞机仍在跑道滑行时加速起飞。
当天机场大雾,直到相撞前4秒荷航才发现泛美飞机,强行起飞失败,两机相撞。当时荷航在起飞前才加满燃油,碰撞后燃起大火,最终共造成583人死亡,为民航史上第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中浩劫第十二季
特内里费空难ACI有出吗
有,是空中浩劫的特辑,叫世纪大空难。
剧情介绍:1977年3月27日,加那利群岛之一的特内里费岛的洛斯罗德奥斯机场。下午两点零五分,一场浓雾突然降临,覆盖了平日里安静的跑道。两架珍宝客机上的机组人员和乘客此时并不知道,他们离致命事故发生的时间只有短短不到三个小时。当荷兰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正要起飞时,就在它全速向前行进,已经离地之际,虽然两机竭力避免事故,却还是猛地撞上了一架正在滑行中的泛美航空公司波音747客机。共有五百八十三人不幸因此而丧生。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它还会再次发生吗?那天在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介绍一下20到21世纪十大著名空难,请详细一点,尽量说明事故原因
洛克比空难PA103A航班在德国黑森州法兰克福起飞,前往英格兰希斯罗机场。乘客在那里转机,然后航班改名为PA103继续旅程,飞往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在炸弹袭击当晚飞伦敦至纽约一段的客机属波音747-121型,机身编号N739PA,命名为“海之侍女快帆号”(Clipper Maid of the Seas),是波音为泛美制造的第十五架747客机,于1970年2月送到泛美手中。
在格林威治时间19:03、飞机起飞后38分钟、才进入苏格兰领空数分钟、航行高度9100米时,前货物舱(41段)里约280至400克塑胶炸药被引爆,触发起连串事件,令飞机迅速毁灭。
世纪大空难观后感
这部90年代的美国电影,可以算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故事讲述的是一架飞往休斯顿的班机遭遇世纪大空难了可怕的空难。死神顷刻间夺走世纪大空难了马科斯•克莱恩的好友杰夫的生命,年轻的母亲卡拉在残骸中撕心裂肺地寻找已经无法再回到自己身边的孩子。“空难”,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令他们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马科斯和卡拉渴望人们的安慰,但又恐惧触及那残酷阴冷的记忆,沉浸在痛苦之中。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后,马科斯和卡拉终于走出了困境,回到了各自亲人的身边,更加挚爱平凡而又珍贵的生命。
电影中有一段小组工作的情景。神经科医生比尔•佩尔曼受命为空难中的幸存者消除精神上的痛苦,于是他召集了空难中的幸存者,在一个安静的大房间里要他们讲出他们各自的故事。幸存者们感到很吃惊,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段痛苦的记忆,他们不愿再提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勇于站起来讲述她的故事。当时卡拉在场,坠毁飞机上的女乘务员也在,卡拉见到女乘务员后显得很激动,她把孩子的死怪罪于没有得到女乘务员的帮助,最后离座冲门而出。
对于主人公马科斯•克莱恩的行为,世纪大空难我一直感到很疑惑。他是空难的幸存者,表面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是有时候却过于激动,甚至神经科医生比尔•佩尔曼怀疑马科斯患了创伤性精神紊乱。看到后来,世纪大空难我明白了他表现出过激行为的原因:马科斯是一个心理上很脆弱的人,作为空难的幸存者,他亲眼目睹了朋友以及同机组乘客的死亡。在他看来,他本应该也在空难中死亡,但是却生存了下来。由此他想到了小时候吃草莓差点死亡的事,他对生命感到了困惑,他也没有勇气去面对那残酷阴冷的回忆,于是每天感到痛苦、煎熬。这部电影的目的也就一目了然了,看来导演是以此告诉世纪大空难我们: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去正确面对它!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挚爱平凡而又珍贵的生命!
现在,我想从社会学的心理辅助的角度来谈谈这部电影。很明显,故事的主人公马科斯以及其他的空难幸存者心理上是存在障碍的,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无法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其实可以理解,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是活着的,都会对死亡产生畏惧。但是,对于这部电影,我们该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马科斯、卡拉以及其他的幸存者经历了一次生死的较量,他们是“死过”一次的人。那么,社会学中的心理辅助对于这些人来说就显得十分必要。想到比尔•佩尔曼医生之所以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故事,我想大概是为了让这些心理上有障碍的人敢于面对曾经的痛苦记忆,直视自己的生命。我觉得这与中医上讲的“以毒攻毒”有着相似的原理。我觉得社会学上的心理辅助要像我们的中医学习,关键在于治本,而不能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