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行业拐点已至,中高端酒店存量市场格局再变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行业拐点已至,中高端酒店存量市场格局再变
- 2、2024酒店行业的现状分析
- 3、酒店如何做消费升级?
- 4、二战后经济动荡,中国酒店行业是怎样进行调整的
- 5、《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谋划布局,酒店转型迎来新生机
行业拐点已至,中高端酒店存量市场格局再变
酒店业改革的火烧到了高端酒店存量市场。
2024年,黑天鹅导致中国酒店行业被按下暂停键,直到2024年,还未完全恢复。
疫情导致行业的低谷,在业内一些人看来,这也是继2017年国家推出“只租不售,自持物业”政策后的又一行业洗牌“催化剂”。从整体发展看,中国酒店行业历经40多年发展,酒店物业的市场保有量趋近饱和。前瞻经济学指出2017-2024年我国酒店业市场酒店数量增速放缓,对比2017年的7.9%、2018年的2.8%,2024年进一步下降仅为2%。
如今,中国酒店业虽尚未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熟酒店市场阶段,但由于核心物业稀缺等因素,也正从过往的增量时代逐步迈进存量时代。
中国 旅游 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润钢曾公开表示:“经济型饭店市场饱和程度越来越明显,未来增长的空间相对狭小,高端品牌酒店可能成为下一个住宿行业发展的风口。”事实或许也是如此,据公开数据,我国中高端酒店约占酒店业的27%,经济型酒店则为65%,连锁化率不足22%。美国的中高端酒店占比达到50%,经济型的30%,酒店连锁化率超70%。
相较于过往酒店行业持续开拓经济型酒店市场,到了2024年中国酒店行业的拐点已至。
品牌连锁的存量之争
近年来,国内有着近4亿的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以及疫情坚冰虽仍将出境游的牢牢封锁住,但国内 旅游 业经济开启“内循环”模式,高端出境游的消费回流也将带动国内高端酒店市场的潜在需求。在黄金周期间,携程平台四星级以上的高端酒店订单占总体订单的近半数。
同时,有别于连锁酒店的高抗风险能力,单体酒店遭受了疫情的重创。有行业专家指出,受疫情影响单体酒店被酒店集团连锁化的进程被按下快进键,甚至都可能出现中小型连锁酒店被兼并重组的可能性。
在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酒店存量市场硝烟味也已初步弥漫开来。高端酒店存量市场改造中,外资品牌依托深耕高端酒店市场的经验、技术和管理理念,有着先行者的优势。即便在2024年,希尔顿集团也在中国扩张数十家高端酒店。
同年,洲际酒店集团(IHG)则宣布旗下高端酒店品牌voco品牌正式入华。9月中旬,voco品牌首家酒店明豪voco酒店在杭州正式开业。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王蔺曾对媒体解释道:“2024年上半年,洲际酒店集团存量转换项目占到总体签约数量的四分之一。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我们认为现在是引进voco品牌的合适时机。”
同时,洲际旗下高端精品酒店品牌逸衡酒店,在国内也已拥有12家在建酒店。
外资酒店持续深入中国酒店市场腹地,注定避免不了与国内品牌的一场正面交锋。华住虽试图依托下沉市场的酒店达成“千城万店”,但在高端酒店市场也未停下动作,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曾公开表示未来华住将持续加码高端品牌门店,在2024年完成500家的布局。
但值得一提的是,酒店集团大多追寻多元化品牌的发展,导致中国酒店市场连锁品牌繁多到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2024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头部70家饭店集团拥有的品牌达到了492个,酒店集团旗下品牌繁杂,随之而来的是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单体酒店们的十字路口
在连锁品牌酒店不断争夺存量市场的背景下,单体酒店的投资人也在进行着选择,他们早就在国内连锁品牌中进行各种考察和比较,选择一个合适的酒店品牌加盟是他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2024年的新冠疫情,让酒店投资人刘先生和老吴的单体酒店盈利情况每况愈下。他们此前都曾经因为各种原因再三考虑,最终未能加入连锁酒店集团。但现在,做出加入品牌连锁的决定他们没花多少时间。
深圳龙华大浪商业中心亚朵X酒店的投资人刘先生,在一次出差住酒店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亚朵,被亚朵浓郁的人文气质和温暖的住宿体验所打动,萌生了也要做一家有温度的酒店的想法,随后在酒店最初装修时也曾经考虑加盟亚朵,不过也许是机缘未到,由于种种原因和亚朵失之交臂。不过,在最终酒店的呈现上,都能看见一些亚朵的影子,所以“在大浪的这个商圈,酒店虽然算不上价格最高的,但是客人的认可度和复购率都还不错。”刘先生说道。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刘先生和联合投资人算了一笔账,如果还是按照单体品牌酒店的打法,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完成盈利,加盟一个强有力的连锁体系,是他们得出的结论。
经过多番权衡,亚朵的品牌理念、管理输出能力和背后庞大的会员体系,让刘先生最终和亚朵牵手合作,走到了一起。
在华南市场的酒店行业中,不少投资人都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酒店品牌,然而,现实与梦想总有一些距离。
与初涉酒店行业的刘先生不同,被朋友称为“齐富路解晓东”的老吴,则是这个行业是资深人士。十年前,老吴就在广州齐富路上经营着一家自有品牌的精品酒店,言语中他提起酒店开业时的盛况,满是自豪。随着周边商圈和其他酒店品牌的崛起,老吴的酒店生意大不如前。
改造升级是老吴想到的最好的方式,而亚朵当时的房间风格也成为改造参考的主要方向。让老吴没有想到的是,装修酒店和新冠疫情的叠加,让酒店的生意跌入冰点,一些挽救措施也杯水车薪。就在他为酒店生意一筹莫展的时候,朋友推荐了“亚朵X酒店”,“我们当时也是考察了不少酒店品牌,发现在深圳地区亚朵这个品牌的调性和议价能力确实不错。”凭着对亚朵品牌和服务的服气,老吴知道该是时候进入亚朵大家庭了,去年10月,“广州齐富路亚朵X酒店”挂牌。
在翻牌改造的过程中,老吴更是深刻体会到了亚朵的“温暖”。
之前老吴酒店的卫生间下水管道使用的都是直管,每次使用卫生间后,由于水流撞击管道壁引起的震动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从而影响入住体验。在亚朵X酒店改造的过程中,亚朵监造人员发现了这个问题,坚持要将直管改为螺旋管道,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噪音。不仅如此,为了给用户营造更好的入住体验,他们对墙体也进行了加厚隔音的处理……
攀谈中,老吴回忆着从开业至今亚朵种种对于服务用户细节上的追求,既感慨又钦佩。亚朵派驻门店的总经理大本向笔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广州齐富路亚朵X酒店”去年10月中旬开业至今,在携程的评分从4.2一路攀升到4.8。
新势力进场
作为新晋高端市场存量改造的“玩家”,亚朵凭借着独特的生活哲学赋予品牌更高的溢价能力,通过产品和服务形成鲜明的市场和用户认知度,进而推动品牌价值提升。亚朵如今已经在全国170多个城市布局,并自2018年起蝉联三届中国饭店协会评选的“中国高端连锁酒店”桂冠。
目前,亚朵通过主推“亚朵X酒店”这一新的品牌进入高端存量市场,迄今为止已经在深圳、广州、重庆、厦门推出了四家酒店。
“作为中国最高品质的非标品牌,我们允许硬件风格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但是软性的服务与用户的体验需要保持亚朵集团的一致性,这次疫情很多精品单体酒店整体复苏的速度应该说远远低于连锁品牌,尤其是亚朵酒店业务快速的复苏,给了单体酒店投资业主极大的信心,有很多品质不错的精品酒店主动找到亚朵,希望加入到亚朵的大家庭里。”亚朵集团酒店BU总裁非鱼坦言。
据了解,目前多数咨询加盟亚朵的单体酒店中,都是当地比较高品质的酒店,有些甚至按照五星级酒店打造并且装修的时间也比较短。“如果加盟亚朵或是亚朵S这样的标准产品肯定要砸掉重新做,这是一种浪费。”非鱼指出,“亚朵X酒店就是为这类酒店来打造的,更轻的投入就可以达到我们亚朵对于用户体验标准的要求。再加上亚朵有口皆碑的品质和运营能力,将帮助这些酒店大大提升原有的入住体验和经营数据。”
此外,后疫情时代,单体酒店加盟品牌最优先级考虑的因素是酒店品牌能否带来确切、快速的资产回报率。非鱼表示,亚朵的收益闭环如今已初步形成,亚朵酒店的消费者复购率比同行业同等级的酒店高出30%。
进入2024年,亚朵将亚朵X酒店的战略布局版图,扩大至全国范围。
不过,无论因何种因素导致酒店业的形式发生改变,酒店忠于用户需求是自古未变的不二法则。正如亚朵集团创始人兼CEO耶律胤曾在产品趋势发布会上表示:“定义酒店的标准应该是酒店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
2024酒店行业的现状分析
2024酒店行业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的现状分析如下:
据报道称,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我国绝大部分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的酒店都分布在除一线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之外的其它城市区域,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我国酒店业产业规模巨大,但区域、规模和档次、产品结构等方面分布尚不均衡,在管理、服务、品牌建设、连锁发展、价值驱动等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能已经过去,连锁化市场接近饱和,但大量的单店规模在15-69间房左右小规模酒店,连锁化率偏低,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四线城市,经济酒店的市场还是刚需的产品,市场竞争的格局才刚刚显露,未来几年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数字化驱动的连锁化管理模式也是未来的趋势。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4-2027年酒店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酒店行业的经营水平、景气度与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呈现正相关。在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时期,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导致旅游消费相应下降。从而限制酒店消费需求增长。同时中小企业经营临生产经营压力,从而导致商务出行和酒店住宿需求下降。在宏观经济处于上行时酒店的景气度则相反。
因此,酒店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此外虽然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然而也会因全球性突发事件或全球经济的变化而导致出现周期性波动,进而影响酒店行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国内酒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20家,其中A股公司为15家。截止2024年5月23日,中国中免收盘价位列第一。
随着各地旅游业的不断发掘开发利用,酒店业也是投资者们投资又一衍生的红利项目。但在未来两年的酒店投资中,仍然需要谨慎向前。
酒店市场依旧是存量洗牌整合阶段,优秀的产品会脱颖而出,低廉的产品会加快淘汰。未来酒店产业是更加高效,拒绝臃肿,朝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去发展。作为各大酒店集团来说,品牌做到赋能,才能收益与品牌价值的双向发展。
2024年的酒店业依旧是不确定的一年,无论是酒店品牌方还是酒店业主或者是酒店从业人员,做到谨慎,稳重求胜,并且活下去,挺过去,才能迎接下一轮的变革。
中国饭店协会1日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酒店行业正在发生剧烈变革,旅游市场大幅收缩,酒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蕴含新的商业机会。
报告称,疫情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等,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加,刺激着酒店业需求的增长。
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一共拥有住宿设施总数为36.1万家,较2024年减少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了8.6万家,其中酒店住宿业较2024年减少了2.7万家,其他住宿业较2024年减少了5.9万家,疫情对酒店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但伴随着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3个方面43条具体措施,力度空前,进入疫情以来力度最大的纾困政策周期,也显示出政府纾困的决心。
酒店如何做消费升级?
有几点思路分享,希望可以帮到您。
1.酒店作为服务业,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到服务本身,只要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他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对于酒店服务也是如此,创造
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2.谈到消费升级,我们先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了解下到底什么是消费升级,在我看来其最重要的就是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对好产品、好服务的极致追求,
消费者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满足其基本消费需求的产品了。对于酒店来说,做好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去做消费升级才能得到
消费者的更大认可。
3.个人几点消费升级思路:
a.客房改造:比如酒店和影院的改造结合,将酒店改造成观影房,因为酒店或许生来就是最好的电影院,符合目前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私密性
观影的需求,同时可以借助酒店自有的流量,通过提升房价来增加收益。这也是一个新的卖点,可以增加电影爱好者的粉丝群体,增加回头客。
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合作案例了,比如如 家 和私 享 院 线的合作,就是很好的范本。
b.跨界合作:现在很多酒店会和其消费升级推动酒店产业重新布局他的业态进行合作,比如奢侈品行业、餐饮行业、联合办公等等,通过这些跨界来让消费者产生更大的粘性,
酒店不止是酒店,而是消费者可以沉浸其中的综合性体验,把酒店改造成不一样的空间。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思路,供您参考。
二战后经济动荡,中国酒店行业是怎样进行调整的
2007年的假期调整政策让酒店业绷紧了每一根敏感神经。带薪休假的出台更是激活了旅游酒店板块。带薪休假的出台,无疑是给予酒店和旅游业的一块特大蛋糕。这让酒店旅游行业进入“价量齐升”的黄金投资期。同时国内消费升级推动国内游的游客人次与人均花费同步增长,现代交通工具提供的更为快捷舒适的运输服务,使交通对旅游的瓶颈约束效应越来越小,这使观光游得以继续发展,而休闲度假游也将逐步兴起。旅游市场针对此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很多度假型酒店更是看准了商机,针对这个市场的变换进行着相关的调节。而对于深处大都市的商务型酒店而言这一消息同样令其拍手叫好,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商务型酒店免去了多年来由于假期造成的“空房”甚至是“降价”的尴尬,“五一”的正常工作,让商务型酒店拥有了正常的“商务”价值。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从金融界一路波及到实业界,酒店业作为与金融实体关系最为密集的产业,影响在所难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已蔓延至亚太地区,酒店经营者在08年下半年已开始感到经营压力。持续了数月的金融危机,通胀、油价上升导致的交通成本上涨,让不论是消费旅游还是商旅出行的人们都压紧开支。消费旅游和商旅客人的减少使得在这条产业链条上的酒店业切实感受到了冬天般的寒冷。但是,中国商务部将在三方面大力发展酒店餐饮行业,首先,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其次,重点关注和解决酒店行业的放心消费问题,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第三,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工作,推动行业节能减排纵深发展。商务部高度重视中国的酒店与餐饮业,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方面,将大力发展酒店与餐饮业。
酒店业应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档酒店,应调整客源结构,瞄准内需市场,以度过危机。应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练好内功。酒店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刚性,总有一部分人得住酒店,所以应抓牢商务市场,开发散客旅游市场。从长远来看,酒店业的发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谋划布局,酒店转型迎来新生机
2024年是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之年,深受疫情影响的酒店行业也正 探索 如何转型发展。2024年1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 旅游 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 旅游 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 旅游 业体系更加健全, 旅游 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 旅游 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的发展目标,并对“十四五”时期 旅游 业发展作出了系统而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部署。
《规划》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互联网+ 旅游 ”,推进智慧 旅游 发展;
二是优化 旅游 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一批 旅游 城市和特色 旅游 目的地;
三是构建科学保护利用体系,保护传承好人文资源,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
四是完善 旅游 产品供给体系,激发 旅游 市场主体活力,推动“ 旅游 +”和“+ 旅游 ”,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
五是拓展大众 旅游 消费体系,提升 旅游 消费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六是建立现代 旅游 治理体系,加强 旅游 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文明 旅游 ;七是完善 旅游 开放合作体系,加强政策储备,持续推进 旅游 交流合作。
《规划》的出台给乡村 旅游 、乡村经济振兴吹进了一股春风,给寒冬中的 旅游 酒店业带来了新希望,极大地提振了人们对于 旅游 业发展的信心。
我们知道,酒旅行业的高关联属性,导致相关联的产业链上能够衍生出更多就业机会,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其他行业不可比拟和替代的作用,但是酒旅业本身易受自然灾害、政治变化、国际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这就需要从政策层面给予更多保护。在《规划》提出的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中,有两大关键要点,酒店经营人士可以借鉴参考:
1、推进智慧 旅游 发展
《规划》中指出,要创新智慧 旅游 公共服务模式,有效整合 旅游 、交通、气象、测绘等信息,综合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道路通行、游客接待量等实时信息,加强 旅游 预约平台建设,推进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等服务。建设 旅游 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推进“互联网+监管”,建立大数据精准监管机制。
2、加快新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
《规划》中指出,要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及5G、北斗系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 旅游 领域的应用普及,以 科技 创新提升 旅游 业发展水平。大力提升 旅游 服务相关技术,增强 旅游 产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 旅游 服务的便利度和安全性。鼓励开发面向游客的具备智能推荐、智能决策、智能支付等综合功能的 旅游 平台和系统工具。推进全息展示、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终端、无人机等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推动智能 旅游 公共服务、 旅游 市场治理“智慧大脑”、交互式沉浸式 旅游 演艺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两年多以来,酒旅行业深受波及。其中,很多酒店举步维艰,一度影响发展,但疫情也催生酒店行业进入数字化转型加速期。随着市面上愈来愈多的改型酒店出现,智慧酒店的理念也开始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酒店行业先后经历了豪华酒店、中高端酒店、经济连锁酒店的稳定发展阶段,2014年开始,行业整体成本不断上行,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酒店业进入微利阶段。如今,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使得酒店得以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来高效地管理业务,解决了行业长久以来同质化严重、人住流程繁重、人力沟通、能源成本巨大等问题。
当中,智慧酒店所拥有的 科技 、智控、无接触入住、退房等众多的优势,亦是完美契合了酒店消费主体由70、80后到90后的转变与后疫情时代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一次《规划》的出台无疑给给寒冬中的 旅游 酒店业带来了春的希望,也极大地提振了人们对于 旅游 业发展的信心。
后疫情时代,传统酒店如何较低成本打造差异化优势,成为酒店业经营家们的思考重点,智慧酒店的出现既给酒店方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升级、打造差异化优势;又为住客提供个性化、贴心细致、潮流的入住体验,在这高端品牌下沉、经济品牌上升,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主动“向前一步”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不妨是条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