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文-WordPress主题的怎么汉化(Language文件夹下没有P0文件)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WordPress主题的怎么汉化(Language文件夹下没有P0文件)
- 2、成本分析报告中P0 P1是什么含义
- 3、UG标注尺寸前P0怎么取消?
- 4、xml文件中....代表什么?
- 5、单片机的p0,p1,p2,p3端口有什么作用?
WordPress主题的怎么汉化(Language文件夹下没有P0文件)
1、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编辑器打开这些文件,逐一对里面的英文进行翻译,缺点是可能会引起乱码,当然这种情况可以修改编码,还有就是如果模板升级,你就要重新进行翻译了;
2、如果你的英文模板是按照标准写的,完全可以用软件即poedit来进行汉化,制作语言包,用poedit制作语言包,跟有无language文件夹没关系。po文件也是通过poedit生成的,并同时生成mo文件。前提是只要它是按照标准写的,你就可以用poedit。就是模板代码中必须有__(这是双下划线)和_e。如:?php _e('Enter your password to view comments.', 'ABC'); ?。
3、如果不是这样的,就不能通过poedit汉化了,只能手工改了。
4、怎么使用poedit汉化wp的主题或插件,可以参考:
成本分析报告中P0 P1是什么含义
P代表价格的意思,P0就是原始价格,P1就是变动后的价格。M是资金。
UG标注尺寸前P0怎么取消?
; 如题所述p0文的“取消尺寸前p0文的P0”p0文的操作方法如下:(本例基于UGNX8.5版本p0文,其它版本略有出入)
如图所示,开始-任务-草图样式,打开“草图样式”对话框,切换“尺寸标签”的设置,由“表达式”改为“值”,单击应用按钮。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4/05/19/17/1589879295264275
结果如下图所示。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4/05/19/17/1589879295191301
上述设置仅对当前草图有效,退出草图编辑状态,如图所示,开始-首选项-草图,打开“草图首选项”对话框,切换至“草图样式”选项卡,切换“尺寸标签”的设置,由“表达式”改为“值”,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4/05/19/17/1589879295666431
上述第三步的设置对本次启动软件有效。如图所示,开始-文件-实用工具-用户默认设置,打开“用户默认设置”对话框,左侧列表中单击“草图-常规”,使其高亮显示,对话框显示项目自动调整,切换至“草图样式”选项卡,在“设计应用程序中的尺寸标签”组中,点选“值”,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设置在下次启动软件时生效,且永久有效。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4/05/19/17/1589879296016724
xml文件中....代表什么?
xml 文档 格式 相当与一个树(数据结构的多叉树结构),你可以想象成windows的文件夹管理
每个文件夹是一个结点,一个结点下,还有好多结点
p0内容p0这是一个结点,“内容”相当于这个结点的数据,而且这个结点的名字是你自己起的
没有规定。
单片机的p0,p1,p2,p3端口有什么作用?
1、P0口:真正的双向口p0文,输出锁存p0文,输入缓冲p0文,输入前要先置1(KEIL包含的头文件已经有动作p0文了,如果用汇编,要人工置1),输出为漏极开路,输出一般都要上拉电阻。输入为高阻态,能驱动8个TTL负载。当有片外存储器时,作数据线使用。
2、P1口:最简单的口,输入也要先置1,无高阻态,只能是输出或者输入。能驱动4个TTL负载。
3、P2口:I/O(输入/输出)与P1口一样,当有片外存储器时,作地址线使用,寻址64K片外数据存储器。能驱动4个TTL负载。
4、P3口:I/O(输入/输出)与P1口一样,但无论输入输出都要先置1。具有很多复用功能。
扩展资料
1、如果P1口用作输入端口,即Q=0,/Q=1p0文;则场效应管导通,引脚被直接连到电源的地GND上,即使引脚输入的是高电平,被直接拉低为“0“。
所以,与P0端口一样,在将数据输入P1端口之前,先要通过内部总线向锁存器写”1“,这样/Q=0,场效应管截止,P1端口输入的“1”才可以送到三态缓冲器的输入端,此时再给三态门的读引脚送一个读控制信号,引脚上的“1”就可以通过三态缓冲器送到内部总线。
2、具有这种操作特点的输入/输出端口,一般称之为准双向I/O口,51单片机的P1,P2,P3口都是准双向口。而P0端口由于输出具有三态功能(输出端口的三态是指:高电平,低电平,高阻态这三态),所以在作为输入端口时,无需先写“1”然后再进行读操作。
参考资料:EEPW - 51单片机的P1、P2、P3口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