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用什么草做的-做青团的草叫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做青团的草叫什么
做青团的草叫艾草。
青团,又叫清明果,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一种用艾草汁做成的绿色糕团,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油均匀地刷在团子表面,所以青团绿油油的,糯软绵滑,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泽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息。
青团有很多种馅料,有甜的也有咸的,常见的有豆沙,绿茶,芝麻,花生,紫薯,咸蛋黄,肉松,猪肉等口味。
青团的来历
清明前后吃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在寒食期间,食品应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青团是采用青艾(有的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可以保存3~5天,可以满足人们祭祀和不炊而食的需求。
青团流传到了现代,人们食用青团更多的是应令尝鲜,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做清明团子的草叫什么 做青团的草有几种
1 做清明团子的草叫什么
清明团子一般是由艾草或鼠曲草做成。
其中鼠曲草俗称清明草又名念子花、佛耳草、清明菜、寒食菜、绵菜、香芹娘,它是一种在清明节时候用来采摘做粑粑吃的野生小草,这种草长有一层毛茸茸白毛,摸起来的时候比较绵绵的,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很容易识别。
另外有的地方也用艾草做清明团子,其外观与鼠曲草有明显的区别,但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也是清明前后可食用的野草之一。
2 做青团的草有几种
除上述两种草可以做青团以外,还有苜蓿、浆麦草、泥胡菜、小蓟、苎麻嫩叶等野菜可以做青团,都是取其嫩叶,然后把叶子剁碎,煮一煮,加点石灰水去除酸涩味道,再揉入糯米粉中,不仅带有野菜的香味,还有翠绿的颜色,和不同的食用功效价值。
另外对于城市或采摘野菜不方便的地区,做青团的草还可以换成是南瓜叶、冬瓜叶、丝瓜叶、菠菜叶等其他绿色蔬菜叶子,同样可以做出好看又美味的青团。
3 清明团子的草怎么处理
1、清明草摘取新鲜的叶子,放水里洗干净沥干。
2、锅中放入水煮至沸腾放入清明草焯一遍,可以放少许小苏打,能使艾叶保持嫩绿色不会变黄。
3、清明草煮熟后捞出沥干放碗中,加入200毫升左右的热水,然后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成糊状。
4、再把糯米粉和大米饭倒入清明草糊,加入一勺白糖搅拌均匀。
5、慢慢地加入热水,倒的过程中用筷子搅拌,一直到清明草糊看上去是流质状的,不是很干的状态,然后加入30克的食用油。
6、锅中放入水和蒸架,将清明草糊放入锅中蒸半个小时。蒸的过程中,五分钟左右一次要打开锅盖,用筷子搅拌清明草糊一次,目的是不会黏锅使清明草糊均匀。
7、蒸好后将清明草糊取出静置一旁等到温度凉下来,挖一大勺放到保鲜膜上压扁,取已蒸熟的20克豆沙馅搓圆放到面团上。
8、把保鲜膜从四周向中间收紧,包成团子形状,清明团子就做好了。
4 泡脚的艾叶是做青团的艾叶吗
不是。
做青团的艾叶虽然也叫艾叶,但和平时泡脚的艾叶还是有所不同的,两者分别取自艾的不同生长时期,其中泡脚的艾叶是成熟的老艾叶,而做青团的艾叶必须是鲜嫩时期的艾叶,因为这个阶段的艾叶带有浓郁的香气,苦味较淡,做青团颜色翠绿,味道口感好些,而老了的艾叶纤维较粗较硬,不宜食用,但药用功效更强,适宜入药、泡脚使用。
清明团是什么草做的
艾草做的青团。
是手工做的青团或者正规厂家机器制作的青团,一般用艾蒿叶、浆麦草、清明草(鼠曲草)、马兰头等作为原料,通过将它们的叶子揉进糯米面团里或者用其汁水和面,使糯米面粉变成绿色,带有植物的原汁原味,香气怡人,沁人心脾,提高食欲。
清明团子就是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于的历史。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但现在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也有人认为,清明茶是饮食民俗中的佳品,带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的珍品。“新火试新茶”曾是古代颇为流行的时尚。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到来时,天气一般已经变得比较温暖,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郊游踏青的意义之一就在于顺应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