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华现象-凝华是什么意思?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凝华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凝华现象:什么叫凝华凝华现象? 一、物理现象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凝华现象的现象。
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
凝华的实际现象有: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树枝上的“雾凇”等。使已有碘蒸气的烧瓶降温散热,碘蒸气将直接凝华成固态碘;用久的电灯光泡会显得黑,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又在灯光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
升华是凝华的逆过程。
在烧瓶中放少量固态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固态的碘没有熔化成液态的碘,而是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并不液化,而是直接附着在烧瓶上形成固态的碘。前者是升华现象,后者是凝华现象。
又如,放在衣箱里的樟脑球变小,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用久灯丝变细等都属于升华现象;自然界中“霜”的形成,灯泡用久了变黑等都属于凝华现象。
凝华和升华是反义词
升华: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转变成气态的现象,可作为一种应用固-气平衡进行分离的方法。有些物质(如氧)在固态时就有较高的蒸气压,因此受热后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变为水蒸气,冷凝时又复成为冰。固体物质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升华点。在升华点时,不但在晶体表面,而且在其内部也发生了升华,作用很剧烈,易将杂质带入升华产物中。为了使升华只发生在固体表面,通常总是在低于升华点的温度下进行,此时固体的蒸气压低于内压。二、古代嫔妃封号
问题二:凝华是什么 △ 凝华的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Deposition)。凝华放热。
△ 生活中的实际例子:a.霜;b.树挂(雾凇);c.窗花;d.碘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碘等等。
注意:
△ 凝华与升华可以对比来学习。
△ 升华的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Sublimation)。升华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等。
生活中的实际例子:a.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b.白炽灯的钨丝变细;c. 樟脑球(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d. 干冰不见了; e. 背阳处的雪不见了;f. 固态碘加热直接变成碘蒸气等等。
问题三:凝华 液化 凝结 升华 等是什么意思 气态变液态 液化
液态变固态 凝固
气态变固态 凝华
固态变气态 升华
固态变液态 熔化
液态变气态 气化
这是物体三态的6种变化现象。
凝结是空气中的水分子遇冷凝结成水,也是气态变液态,但凝华现象我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是液化的一种。
凝华的现象有哪些
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高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 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
凝华的实际现象有: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 凝华的实际现象:雾凇
树枝上的“雾凇”等;用久的电灯泡会显得黑,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又在灯光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又如自然界中“霜”的形成。
凝华现象的例子有哪些?
凝华现象的例子如下:
1、冬夜凝华现象,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
3、树枝上的“雾凇”。
4、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凝华现象了一层“霜”。
5、如自然界中霜、雪、冰雹。
6、碘蒸气遇冷后,烧瓶内壁会出现碘微粒。
7、冬天叶片上出现的白边。
相关内容
凝华,是指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它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凝华过程物质要放热。
形成凝华的条件比较特殊,一般是要求气体的浓度要到达一定的要求,温度要低于凝固点的温度,比如低于0摄氏度的时候的水蒸气等,形成原因一般是急剧降温或者由于升华现象造成。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它研究的是有关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原子学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及其蕴含的规律。
其中升华、凝华、汽化、液化都属于热学的物理现象。在凝华现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科学家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可以通过这些现象延伸,从而在前沿科技发展上得到很大的帮助,甚至去解决宇宙中出现的难题。
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有哪些?
升华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直接变为气体.
1.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2.电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3.雪人逐渐变小.4.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5.碘受热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6.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高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
1、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 2、凝华的实际现象:雾凇树枝上的“雾凇”等;3、用久的电灯泡会显得黑,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又在灯光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4、又如自然界中“霜”的形成
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有哪些?
升华
1.冬天,冰冻凝华现象的衣服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凝华现象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
2.电灯用久了,灯内凝华现象的钨丝比新的细。
3.雪人逐渐变小。
4.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
5.碘受热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
6.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凝华
1、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
2、凝华的实际现象:雾凇树枝上的“雾凇”等。
3、用久的电灯泡会显得黑,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又在灯光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4、又如自然界中“霜”的形成。
升华方法
常压升华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 Pa)下固体的升华。
常温升华
在室温(25 ℃)下固体的升华。
真空升华
又称减压升华凝华现象,由于升华与固体蒸气压和外压的相对大小有关,降低外压可以降低升华温度,在常压下不能升华或升华很慢的物质可以采用真空升华。真空升华还可防止被升华的物质因温度过高而分解或在升华时被氧化。金属镁和钐、三氯化钛、苯甲酸、糖精等都可用此法提纯。
低温升华
1976年,J.W.米切尔提出低温升华技术,即将温度和压力维持在升华物质的三相点以下,使它在很低的压力(几毫米汞柱)下升华,经冷凝后捕集在冷阱中而与杂质分离。此法操作简单,产品纯度很高,例如很难用一般方法提纯成高纯试剂的过氧化氢,用此法提纯,一次即可将钴、铬、铜、铁、锰、镍等杂质从1000 ng/mL降至0.4~2 ng/mL。
凝华现象的例子有哪些?
内容如下凝华现象:
1.用久凝华现象的电灯泡会从透明变成黑色。
2.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
3.树枝上的“雾凇”。
4.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了一层“霜”。
5如自然界中霜、雪、冰雹。
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升华是吸热过程,升华所吸收的焓叫升华焓(enthalpy of sublimation)或升华热(heat of sublimation)。同一物质的升华热永远比蒸发热的数值要大。
在一定的大气压强下,固体物质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在这个压强下的升华点。在升华点时,不但在固体表面,而且在其内部也发生了升华,作用很剧烈。
例如: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升华。冰受热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