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十大KTV的简单介绍-芮城有什么旅游景点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芮城有什么旅游景点
- 2、山西吃喝玩乐的地方!
- 3、夏县仪门五龙庙在哪个村庄附近
- 4、黄河情——芮城大禹渡
芮城有什么旅游景点
1风铃古都
风陵渡位于芮城县风陵渡镇,黄河以南,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地处黄河东拐的转角处,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素有“鸡鸣三省闻”之说。
风陵渡因古代黄帝圣贤葬于此而得名,晋代诗人赵子珍曾留下一首名为《风陵渡》的诗,“水贯南北,中原气满。连晋山川土,烟树入秦川”,风陵渡形胜山川。
黄河经过风陵渡时,转向东流。渭河、泾河、北洛河几条支流汇合,显得水势巨大,水流平缓,河道相对稳定,是由南向北渡河到上民的最佳地点。过往船只络绎不绝,被誉为“黄河第一渡”。
直到黄河上修建了铁路桥和公路桥,摆渡的历史才结束。风陵渡失去了交通价值,变成了旅游景点。
2永乐宫
永乐宫又名大春阳万寿宫,原位于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1959年至1964年,因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整体迁至县城北郊龙泉村附近,建在原西周魏国古都遗址上,距原址20公里。
雍宫始建于元代,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道观,也是全真教三大宗祠之一,以纪念唐代著名道教人物吕洞宾。
前后用了110多年的工期,宫殿内的墙壁上布满了壁画。
3大渔渡
杜愚位于芮城县东南20余里,是一个规模宏大、结构新颖、集灌溉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20世纪70年代,大禹都电灌站在这里建成,1979年对外开放。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古老的鹤林寺、巍峨的禹王庙、香烟缭绕的观音寺、高大的水官大禹和圣水观音像、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水利发展时代缩影的宏伟高灌引黄工程、独具享受特色的豪华舒适的黄河气垫客船、被誉为大禹都象征的千年神柏,景区内各种观赏性游乐设施深深吸引着每一位游客。
4西后渡遗址
西毒遗址位于芮城县风陵渡镇西后渡村,在河面上方约170米的古梯田上。1959年首次发现,1960年专家再次调查,结论是属于“早更新世”文化。
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证据,西后渡遗址是我国最早有人用火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早有人用火的遗址之一。
5九峰山
九峰山位于芮城县大王镇以北10公里的中条山南麓,海拔1600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面向西南。中间低平开阔,两侧山峰两翼。形似圈椅,故又称“玉椅”。
九峰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因吕洞宾19年的隐居实践而闻名。它被称为卢希安道教的圣地,比“永乐宫”更有特色。
有鲁像、吕仙柏碑、九峰山碑、皇帝圣旨碑、春阳山上宫摩崖石刻等大量珍贵碑刻和文物。元人有诗曰:“相传中条山有九峰,仙宫设在九峰,全真教始祖生于斯,体面渊源自此相连。”
6盛天湖
盛天湖位于芮城县漠南镇黄河岸边,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国家湿地保护区。她东临黄河,西临黄土高坡。南方温暖,北方凉爽。融合了江南水乡的水色和黄土高坡,景色宜人壮观。
湖中有2000多亩红莲。夏天和秋天,荷花开得红白相间,相应的光彩格外诱人。天水相会,红莲映日,吸引各地游客赏莲或泛舟。
近年来,由于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湖中栖息着230多种鸟类,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20多种珍稀鸟类是主要越冬地。其中留鸟57只,夏候鸟60只,冬鸟50多只。
冬天,成千上万只天鹅翩翩起舞,时而歌唱,时而戏水,让冬天的盛天湖充满了生机。
;s=91A6EFB1100822E68611DD1D030080F1
山西吃喝玩乐的地方!
太原市 :晋祠 天龙山风景区 开化寺连理塔 双塔寺 崇善寺 纯阳宫 玄中寺 崛围山 白塔 光化寺 清真古寺
绵山 乔家大院 娘子关
大同市
云冈石窟 九龙壁 善化寺 鼓楼 华严寺 观音堂 大同火山群 悬空寺 崇福寺
浑源县:北岳恒山
忻州地区
五台县:五台山 南台锦绣峰 大显通寺 龙泉寺 塔院寺 殊像寺 南山寺 菩萨顶 碧山寺 佛光寺
广济寺 金阁寺 南禅寺 万佛阁 镇海寺 尊胜寺 延庆寺 杨家祠堂 旧广武古城 新广武城
定襄县:阎锡山故居(晋北河边民俗博物馆)
浑源县:悬空寺
应 县: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朔州市:崇福寺
宁武县:宁武天池 万年冰洞 宁武悬崖古栈道 汾源风景区 宁武石门悬棺 马仑草原 宁武关
繁峙县 岩山寺
晋中地区
昔阳县:大寨及陈永贵故居 黄庵垴风景区
祁 县:渠家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长裕川茶庄博物馆 晋商镖局博物馆 中国珠算博物馆 度量衡器博物馆
雨楼明清家私博物馆 九沟风景旅游区 镇河楼 何家大院 祁县民俗博物馆(乔家大院)
平遥县:平遥古城 平遥城隍庙(财神庙) 中国票号博物馆(日升昌) 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百川通) 华北镖局
双林寺(双林寺彩塑艺术馆) 镇国寺 文庙大成殿 白云寺 慈相寺
左权县:左权将军烈士陵园 革命圣地麻田 龙泉国家森林公园
介休县:绵山风景区 洪山源泉 后土庙 袄神楼 回銮寺 张壁古堡
陵川县:崇安寺
榆次市:榆次老城 城隍庙 清虚阁 常家庄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谷县 无边寺 天宁寺 净信寺 孔祥熙宅院 曹家大院
交城县 天宁寺
灵石县 王家大院 石膏山 资寿寺
榆社县 :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文峰塔 响堂寺石刻、福祥寺
和顺县 云龙山 兵宪牌坊、懿济圣母庙
临汾地区
临汾市:尧庙 铁佛寺 牛王庙戏台 观音阁 晋国遗址
隰 县:小西天
翼城县:乔泽庙
蒲 县:东岳庙
霍州市 霍州署衙 朱家大院 千佛崖(俗称石佛崖,亦名佛峡) 雁塔 霍州鼓楼
洪洞县 广胜寺 苏三监狱 古大槐树 水神庙 霍泉
襄汾县 丁村民俗博物馆 普净寺
吉县 坤柔圣母庙 挂甲山石刻
乡宁县 千佛洞
运城地区
运城市:解州关帝庙 运城盐池、池神庙 常平关圣家庙 泛舟禅师塔 圣寿寺舍利塔 西侯度遗址 合河遗址
小浪底 中国“宰相村” 河东书院藏书楼
万荣县: 后土祠(秋风楼) 东岳庙飞云楼 稷王庙“无梁殿”
芮城县:永乐宫 风陵渡 大禹渡 茅津渡 芮城古文化遗址群 广仁王庙 青龙寺
永济县:普救寺 莺莺塔 蒲津渡遗址 万固寺 鹳雀楼 栖岩寺 五老峰 王官谷游览区 开元铁牛 扁鹊墓与扁鹊庙
夏县 司马光墓 夏县温泉 龙门 薛仁贵寒窑 历史古都夏县、太平兴国寺塔、闻喜文庙
新绛县 绛守居园池 白胎寺 禹王城址 福胜寺 碧落碑 稷益庙 堆云洞
河津市 九龙庙
临猗县 临猗双塔
吕梁地区
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
方山县 北武当山 观音楼
离石市 安国寺 白马仙洞
中阳县 柏窳山
交城县 玄中寺 卦山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水县 刘胡兰纪念馆 则天庙
交口县 千佛洞
汾阳市 田村圣母庙 杏花村 太符观 关帝庙
柳林县 香严寺
临县 古镇碛口
晋城旅游
沁水县 柳氏民居
夏县仪门五龙庙在哪个村庄附近
您好芮城县十大KTV,夏县仪门五龙庙位于夏县仪门镇芮城县十大KTV的江湾村,距离夏县仪门镇约2公里,距离夏县城约15公里,距离江西省赣州市约90公里。五龙庙是一座古老的庙宇,始建于明朝,历经千年,现今仍然保存完好。庙内有五座石龙,每座龙高约3米,龙首伸向前,龙身蜿蜒曲折,龙尾翘起,栩栩如生,令人惊叹。庙内还有一座石塔,塔高约5米,塔身有三层,每层有一个大门,门上刻有图案,塔身上有石雕的人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五龙庙是当地的一个重要景点,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参观,参观者可以欣赏到五龙庙的古老石雕,感受到古老的文化氛围。
黄河情——芮城大禹渡
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漂亮的弯,悠悠长长,婉婉转转,象一条美丽的玉带绕着青的山,绿的野,花的娇,草的嫩。象《西厢记》里的莺莺一般不紧不慢,缓缓地迈着小碎台步款款地、深情地迤逦而来。恍惚间,这里是江南?转过身,迎面的大山石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大河仙境 风度芮城”。不禁“扑哧”一笑,就是来芮城看大禹渡的,哪里来的江南可言?
“大禹渡位于芮城县城东南12公里的黄河岸畔,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素有‘黄河明珠’、‘北国江南’之称。”看了宣传册子上的介绍,原来如此、果真如此啊!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总是以雄浑壮阔、波涛翻滚、汹涌澎湃之面貌以示人,竟然还会有如此秀丽可人、温婉如玉一般的宁静与祥顺?实在是叹为观止!
站在高高的大禹渡观景台上往下俯视:河水悠然而安闲,拐弯处是最开阔的地带,河带中有四五块小沙洲连缀起来,象把美丽的小汤匙,正好点缀在这条悠长的玉带之上,让望来满眼皆是黄的黄河显得不那么单调,多了份灵动秀丽之气。
河岸两边是一畦一畦的绿野,深绿与浅绿整齐交错。右侧挨的最近的是一方高高的密林,象一个整整齐齐、蓄势待发的小方阵。再往远处水雾迷濛,渺渺茫茫,漫到了天际,与水云相接,其后被云遮雾罩的景便让人看不真切了,躲在云屏雾纱之后,只隐隐地映出些绿影婀娜来,象“浓装淡抹总相宜”的西子美人般,让观景的人们神恋倾慕不已,“啧啧”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这不是“大河仙境”又是哪般?恐怕屈原巜九歌.山鬼》中“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山鬼女神也比此少了份缥缈神奇、轻巧灵动吧。
河岸左侧贴近观景台,那高山绿植便清晰可见,一览无余。丘陵沟壑里填满了绿色,那高山倒象是层层的梯田,引领人的目光盘旋而上:一层的绿、又一层的绿……象童话故事的城堡里铺了绿毯子的台阶,象钢琴大师弹奏的一排一排的琴键,象黄河温顺时一波一波涌来的波浪。
拍照留下这大自然的美景,镜头拉得再近一些,浓翠的小树苗象一个个挎枪守卫的小哨兵,精神抖擞地站立在层层的“梯田”之上,曲里拐弯的羊肠小路是青山里随风飘舞的绸带,流漾出了一首美妙的梵婀玲协奏曲。再近处,两三个工人正忙作在繁花绿叶当中,修草剪枝。高台上的风吹过来,被修剪草儿的清香就沁入了人儿的心脾,长长地吸入一口,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闭上双眼,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清风、好闻的空气、青山、绿野、红花、嫩草、向东而流的黄河水,一切都这么美,此时此刻,你还想要什么?
陶醉在这美妙神奇的大禹渡自然美景中,高台的风在吹拂,流转的思绪在飘飞……大禹渡是历史上有名的古渡,相传大禹曾在这里治水。当地的百姓为了表达对大禹的敬仰,修建了国内最大的大禹朝拜圣地——禹王庙,雕塑了黄河流域最大的大禹像。在这里,有一棵“龙头神柏”,它的两簇大大的枝干朝着西边斜向延伸,犹如气宇轩昂高高仰望的龙头,正午的阳光从神柏散开的枝叶间透射过来,洒落下斑驳的点点金光,象巨龙身上金色的鳞片一般,亮闪着神奇的色彩与光影。这棵神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相传是公元前2100年大禹所栽植,用以作为观察水势的标志。也相传他在此树下觅得治水良策,洪水不能只靠堵,而是用疏,才能通,才能最终顺利地把洪水引入大海。大禹由此乘船凿龙门,开三门,经过13年的艰苦卓绝,“三顾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建立了造福后人的丰功伟业。
昔日里咆哮泛滥的黄河水不再凶恶狰狞,不再肆意狂躁,而是驯驯服服地平缓顺畅地向东流去。昔日里被洪水淹没的山川丘陵、高地平原露出了丰饶的新颜:千顷万亩的良田种上了高梁麦棉,喜人的谷穗压满了枝头,笑弯了腰;山地丘陵里的树木绿林开始抽枝展叶,接受雨水的滋露,蓬勃向上,欣欣繁盛。百姓们不再扶老携幼、失儿丧女、流离失所,他们挖起了窑洞筑起了房屋,择良室而居,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过上了幸福安居的生活。
大禹治水,公而忘私、忧国忧民;尊重自然、因势利导;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民族融合、九州一家。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如今的芮城大禹渡人,黄河边上、靠水而居的龙的传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传承了大禹治水的这种精神,在这片古老的黄河土地上,用新时代的鲜研笔墨书写了一册更为壮阔斑斓的自然篇章,绘出了一幅更为瑰奇秀美的“北国江南”青山绿水图。
大禹渡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在此建立了中国十大成就之一的大型引黄高灌工程。自古以来,黄河高原上的老百姓们垦田种地只能是靠天吃饭,天降甘露、雨水充足则粮食丰收,天吝少雨则旱灾减收。虽居于黄河边,但只能是水在山谷流,人在原上愁,百姓们只能是望河兴叹,滔滔的黄河水怎样才能上高原?1970年奋进的芮城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伟大的引黄高灌工程,桀傲不驯的黄河水被引上了高原,沉去千年泥沙,变为绿波荡漾,清水微澜。昔日的旱原变成了沃野良田,历经千古兴亡、人世沧桑的黄河高原上的百姓们,那千褶万壑的脸上终于绽开了欣喜的欢颜。
漫步在大禹渡风景区,觉得自己真是背靠青山、头枕绿水,眼前被净化后的黄河水早已去除了满身的浑黄泥沙,绿水悠然、水波不兴,象一汪宁静的湖水般缓缓而流。河岸边杨柳依依,微风轻拂,水面上荡起丝丝涟漪,柔软低垂的柳枝婉若汉朝的飞燕一般,在绿莹如玉的水面上轻舞飞扬,跳起了惊鸿一瞥的掌中舞。欣赏着河岸护栏上的石雕壁画,品读着河中石桥上的飞龙笔墨,“站立大禹渡 遥望黄河宽 古人勤治水 今人挽狂澜”、“引黄上原荡碧波 百万良田赛江南”、“化害为利”、“人水和谐”……字字珠玑,道出了大禹渡人治理改造黄河的伟大业绩,更道出了深深的黄河情,唱出了长长的黄土谣。
久久地伫立在大禹渡定河神母的雕像前,看着她怀抱婴儿慈祥的笑容,内心有一种宁静,溢满了幸福感。黄河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黄河边的儿女们一直在奋进,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因水以为师”,改变着黄河的面貌,享受着黄河母亲的滋润,走着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在黄土高原上圆着我们青山绿水的中国梦,我们一直幸福着……在这一片黄河边上的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