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叉集团加快海外布局 去年出口营收增长70%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20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4月18日晚,杭叉集团(603298)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4.12亿元,同比减少0.53%;实现净利润9.88亿元,同比增长8.73%;扣非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增12.07%;拟每10股派4元(含税)。

  叉车行业正朝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迈进,2024年,杭叉集团通过积极实施新能源战略,实现了新能源叉车对传统内燃叉车从替代到超越的历史性突破;同时,通过加快实施全球化布局,来自国外地区的收入快速提升,占总营收比重已超过三成。

  行业数据表明,以电动叉车、新能源锂电池叉车为代表的车型竞争力明显提升。2024年,国内电动叉车占比已经达到64.39%,平衡重式叉车中电动化比例突破26.14%,锂电池占电动叉车比重达64.23%。

  科研创新方面,2024年,杭叉集团以“一低、二智、三集”为产品开发方向,贴合市场,整合资源,重点加强绿色节能工业车辆、智能工业车辆及智能物流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三大类产品的研发,实施主导产品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4月,杭叉XH全系列重工况高压锂电专用叉车正式向全球发布,该系列产品包括1.5-48吨平衡重式叉车,以及集装箱正面吊和空箱堆高机等港口机械,实现了新能源叉车对传统内燃叉车从替代到超越的历史性突破和创新。

  杭叉集团表示,公司在新能源工业车辆核心技术方面的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新能源工业车辆供应链保障能力,新能源产品型谱得到快速拓展,引领行业的创新型产品陆续推向市场,构筑起强劲的市场竞争壁垒。

  除了在新能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杭叉集团去年还围绕智造化、全球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杭叉集团来自国外地区的营业收入达到50.38亿元,同比增长了70.06%。出口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024年度20.45%提升到去年34.96%。

  叉车出口方面,杭叉集团的出口台量、营业收入连续十多年位列行业前茅。去年,公司来自国外地区的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强海外渠道建设,销量增加所致。

  年报显示,杭叉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重视国内外营销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构建了行业最为完备的全球化营销服务网络,在国内外市场设立了70余家直属销售分、子公司,及600余家授权经销商和特许经销店,打造了广州、南京、无锡等60余个国内区域性营销服务中心。

  针对海外市场,杭叉集团去年在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新设立销售子公司,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荷兰等海外子公司形成联动,并聚焦重点市场发展了多家新的代理商,加快全球化布局进程。

  在经营计划中,杭叉集团表示,将进一步加快海外布局,2024年出口营收占比争取提高到40%以上。

相关文章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将在文旅元宇宙新赛道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将在文旅元宇宙新赛道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转自: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6月1日上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率队赴上海机遇星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题调研,实地察看《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   《风起...

预备党员多久转正-预备党员转正时间

预备党员多久转正-预备党员转正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 1、预备党员转正时间 2、预备党员转正需要多长时间 3、预备党员多久转正 4、预备党员什么时候可以转正 预备党员转正时间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预备党员应当在预备期即将...

聚焦中小盘凸显高成长 科创100指数明日发布实时行情

转自: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林淙)近日,科创板指数体系再添新成员。科创100指数从科创50指数样本以外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100只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

光力科技(300480.SZ):目前公司国产化半导体减薄研磨机处于验证早期阶段

来源:格隆汇 格隆汇11月12日丨光力科技(300480.SZ)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目前公司国产化半导体减薄研磨机处于验证早期阶段,目前研磨机验证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我们将全力推进相关进度,尽快通...

美股13日开盘全面下跌 银行股严重受挫

  当地时间3月13日,受到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和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被关闭事件的持续影响,美股三大股指全面下跌。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66点,跌幅0.5%,标准普尔500指数...

王俊寿:消保工作必须树立“《繁花》”式准备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王俊寿:消保工作必须树立“《繁花》”式准备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最近大家看《繁花》这部电视剧是用10年时间拍出来的,7年转换剧本,3年拍摄,所以一部好作品、一项好工程,必须树立长期主义和打持久战的准备,消保工作我们就...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